福鼎有机白茶
福鼎有机白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张天福茶缘>纪念张天福诞辰110周年 | 感恩,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的特殊情缘

纪念张天福诞辰110周年 | 感恩,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的特殊情缘

2020-08-04

今年是我国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的张天福先生诞辰110周年。

张老一生事茶,为福建乃至我国茶业教育、科研、生产、审评与茶文化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为进一步深入传承和弘扬张老的茶学精神和职业教育理念及“俭、清、和、静”中国茶礼等思想,福建省茶叶学会、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安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十八日)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联合举办“第七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


《白茶时间》、《毫香蜜韵》、《初见白茶》作者雷顺号先生撰写的《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的特殊情缘》入选“第七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论文专集。




 







  


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的特殊情缘

               

   物质是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但物质之于精神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此。某些特定的物质,在适当的社会历史机缘下,自身也进入了精神文化的领域,成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福鼎白茶便是这样的一种物质。


    福鼎白茶在为人类提供物质消费与享受的同时,又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触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人类深灰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它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俗、艺术之间的关系至为深切,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翻开中华名茶尘封的历史,福鼎白茶馨香四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福鼎白茶曾以“毫香蜜韵”的独特风韵远销海外各国,是中外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史载曾“运售国外,价与金埒”。


    相比于岩茶、普洱、铁观音,福鼎白茶不以力量与厚度见长,它有着原汁原味的本色,雨过花落的毫香,清新淡雅的蜜韵。是的,它像一个来自乡野的少女,清纯质朴,浑然天成。毫香蜜韵成为福鼎白茶一个无可替代的意境。


    顾名思义,“毫香”属于物质享受,“蜜韵”属于审美感受,赋予了福鼎白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极大了提升了福鼎白茶的附加值和美学价值,使得福鼎白茶鹤立茶界,获得“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这其中,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有着特殊的情缘,对福鼎白茶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201764922分,张天福在福州逝世,享年108岁。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历史上产生过茶圣,也出现过众多“称雄一方”的茶王。堪称茶界泰斗的张天福,《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列为我国陆羽之后,十大茶业专家之一。他青年时在福鼎创办示范茶厂,用科学方法制造白茶,挖掘福鼎大白茶传统茶树资源,将“口授心传”的白茶技术升华为文字,编写《福建白茶的调查》,为中国白茶经典文献,是福鼎白茶制作技术传承的第一人。


    一个世纪以来,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结下特殊的不解之缘。


   立志以农报国的张天福,1932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选定福建三大特产(茶、纸、木材)之一的茶业,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19346月,张天福获福建协和大学资助,东渡日本,并转道台湾实地考察茶业,凭借对植物学的深厚功力,回来后,张天福他在《台湾之茶业》的考察报告中,果断认定台湾的茶树品种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几十年后,他的学生、台湾茶叶专家吴振铎在《台湾茶业史》中也作了权威论述。


    19358月,张天福到福安县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并在福鼎白琳设立示范点,挖掘福鼎大白茶传统茶树资源。这一时期,被张天福聘过来的科研人员、教师中有许多优秀人才,其中,李联标、庄晚芳更是与张天福三人,共同入选1988年国家编写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的当代中国十大茶叶专家。


   1935年至1936年,张天福在闽东大山深处经营起他所理想的最先进的茶叶科研所和制茶厂。为实现他的理想,终年在福安茶业改良场与福安农业学校之间终日奔波,日夜操劳,使福建之茶逐渐走向繁荣。


    19374月,张天福引进制茶机器,将福建从手工制茶带入到了机械制茶时代,翻开了福建制茶史的新篇章。在抗战的特殊时代里,闽茶作为主要的外销货品,是换取外汇的重要物资,亟需领军人才。


    193911月,在重庆参加全国生产会议的张天福,正在筹建中央茶叶试验场之际,被召回了福建,临危受命到闽北崇安(今武夷山)筹办福建示范茶厂,这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个茶厂。 


    19401月份,张天福来到素负盛誉的武夷岩茶产区崇安(今改武夷山市),创建福建省政府与中国茶叶公司合资的福建示范茶厂(武夷山市茶厂前身)。福建示范茶厂总厂设在武夷山麓:下设福安分厂聘技师陈绍辉为副厂长;福鼎白琳分厂聘游通儒为厂长;聘陈椽为政和直属制茶所主任、秦光前为副主任;聘林馥泉(福安农校首届毕业生)为企山直属制茶所主任,星村制茶所聘吴心友(崇安县财委主任)为主任,等一批茶叶专家聚集在武夷山,为武夷岩茶的发展图强贡献力量。


    福建示范茶厂总厂设在赤石,福鼎白琳分厂设在白琳,设有办公室、职员宿舍、萎凋室、机械工场、精制工场各一座。在设备上向神州电力公司铁工厂定制了大成式干燥机,克虏伯式揉捻机等制茶机械。把示范茶厂建成东南最先进的茶厂,实现他的机器制茶的理想。


    1941年,由张天福创制的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台揉茶机问世,由于他开始构想设计木质手推揉茶机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因此,当他的设想成为现实时,便将此机名为“918揉茶机”,以警醒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可见一斑。第一台手推揉茶机的问世,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


    19498月,时逢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张天福回到了福州,协助筹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统管全省茶叶内外贸工作。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在福鼎设立分厂。


    1952101日,张天福奉调到省农林厅。当年,张天福受福建省农林厅指派在福鼎白琳办白茶厂,繁殖福鼎大白茶茶苗。


    1956年,张天福发表《福建白茶的调查报告》,论证:“白茶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当时的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并将白茶工艺从“口授心传”升华为理论,为白茶研究提供文献资料。


    1957年,全国农业大专院校教科书采用《福建白茶的调查报告》,作为茶叶专业主要参考书籍。


   19593月至10月,为迎接全国茶叶产销现场大会在福鼎召开,张天福作为福建省农业厅专家,多次到福鼎开展茶树品种、栽培、采制等试验研究和茶区调查推广工作。


   1959年,张老提出热风萎凋初制技术,代替日光晒青,解决雨天晒青问题,为2060年代白茶热风萎凋工艺的研发奠定了技术框架。


   19603月,全国茶叶产销现场大会顺利在福鼎磻溪镇黄岗村召开,张天福在大会上力推福鼎大白茶茶树良种,推广福鼎茶树扦插育苗技术。此后,张天福走遍福鼎、福安、武夷山等福建广大茶区,总结出“梯层茶园表土回填条垦法”,确保茶园水土不流失,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障了茶园高产、稳产、优产。之后,该方法被向全国推广,并不断被广大茶区群众所掌握。


   1982年,张老作为福建茶叶专家参加由商业部、轻工部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名茶评比,福鼎选送的白毫银针荣获全国名茶第一名,得分为99.9分。


    1984年,农业部命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华茶1号”、“华茶2号”。张天福一直倡导的福鼎茶树良种得到全国推广。


   20044月,张老为福鼎白茶题写“福鼎白茶”证明商标。


   20076月,太姥山茶王赛在福鼎举行,张天福作为大赛主裁判。


   20084月,张天福有机白茶基地在福鼎市点头镇九峰山茶场挂牌。


   2008917日,张天福的百岁寿辰庆典在福州举行。福鼎市专门制作了一块镶刻着一百个不同形状寿字的白茶砖,为张天福老人祝寿。成立茶叶发展基金会是张天福的毕生心愿。他想用基金会来促进茶叶生产、科研、教育与茶文化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让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茶叶生产、科研、教育等领域第一线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品学兼优的茶学专业学生。在百岁华诞之际,张天福实现了这个愿望,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倡议创立的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他将此视为自己百岁生日的珍贵礼物。为此,他把自己仅有的80平方米房子也捐给了基金会。


   20105月,中国上海世博会选拨茶寿星,张天福当选,多次到世博会福鼎白茶馆品鉴福鼎白茶。


   20109月,张老在福州举办的“百名记者话白茶——福鼎白茶中秋品茗会”活动中说道:“现在有客人到我家里来喝茶,我都是泡10杯茶给他。十杯茶里头呢,第一杯就是白毫银针。”


    20115月,首部中国白茶新闻作品集“强村富民话白茶”首发式在福州举行,张老出席并在图书首页签字留念,寄语“福鼎白茶越来越好”。


    20141117日,张天福先生“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福州白龙宾馆举行,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代表中国茶叶学会授予张老该荣誉,福鼎市向张老赠送了第二届福鼎白茶民间斗茶赛金奖白茶。


    20151226日,福鼎白茶“申遗”启动仪式暨福鼎白茶福州赏鉴会在福州西湖大酒店举办。活动现场,106岁的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为福鼎白茶亲笔题写了“中国白茶发源地——福鼎”。 


    201713日,福建省茶界新春茶话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各界人士为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送上新春祝福!福鼎市茶企代表为张老敬茶,向张老赠送重108斤、直径为108厘米的福鼎白茶饼。


    “一叶香茗伴百载,俭清和静人如茶”是张天福老先生的真实写照。他倡导的“俭、清、和、静”茶学思想精髓,广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茶人。

访问量:458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