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人们依然沉浸在愉的周末之中,但是茶界却是沉浸在悲伤之中,被尊称为中国茶界泰斗的张天福先生在福州与世长辞,享年108岁。这个一生与茶相伴的茶人,人生之路正好走了一个“茶寿”。虽然为茶贡献了一生,也因此得到许多荣誉,但张老一直很谦虚,并称自己是“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今日,就随小编一去回顾这个一脚踏进茶界再也出不去的茶界泰斗。
与茶之缘
1910年,张天福出生于上海一户福州籍的名医家庭。翌年,父母带着他迁回故乡福州,并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原本应“子承父业”学习医学的张天福,先是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后,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深造,并于1932年获得了农学学士学位,选择了茶业作为人生第一目标。自此之后,张天福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在之后的人生中,张天福不仅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而且特别注重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对福建省茶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可以说,张天福见证了百年来中国茶叶的兴衰史。
与茶相伴
看着家乡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却没有被很好的应用,张天福立志改变家乡落后的茶叶生产方式。1934年,张天福踏上了对日本和台湾茶叶的考察之旅,这次刻骨铭心的考察让他坚定了开创中国现代茶业事业的使命和信心。他从日本引进红茶加工设备,又亲自设计制作了适用于农村的廉价木质手推揉茶机。这便是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9.18揉茶机”。这台手推揉茶机的问世,改变了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
除了在茶机械上的贡献,在茶叶人才培养上也不余余力。1935年8月,他到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将茶叶科研与教育结合起来。随后又到崇安(现武夷山市)创办福建示范茶厂,组织茶叶生产合作社。
张天福先生从事茶业80年,精通中国茶学,深研中外茶艺、茶道、茶礼,集古今茶文化大成,提倡“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且热衷于推广茶文化。百岁之后,虽然不再常去茶山、茶市,但关于茶叶的最新动向,他都了然。
对于茶与长寿的关系,张天福曾开玩笑说:“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这样。”作为“万病之药”,他坚持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喝一大杯茶,加上平日从全国各地来的茶友,不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山间茶农,他都用清茶迎客。常年下来,张天福一天差不多要喝茶百盅,而且品种多样。
最近几日,茶界茶人们在微信、微博等媒体上缅怀张天福先生,并陆续发起纪念张天福活动。网友们盛赞这位茶界泰斗“茶香相随的一生”。网友回忆拜访张天福先生时,他很亲切且热情,他认为,无论是福建大红袍、铁观音,浙江西湖龙井,还是江苏洞庭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只要是自己最喜欢喝的,就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