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有机白茶
福鼎有机白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张天福生平>茶界泰斗 || 张天福如茶人生(二十)开始机器制茶

茶界泰斗 || 张天福如茶人生(二十)开始机器制茶

2020-08-15

购买日本成套的制作红茶的机械设备,单靠中央农业委员会的3000是不够的。差额由省建设厅补贴了。

1936年10月,订购的制茶机器,终于由海船运到了福州码头,再用船运到福安赛岐。

赛岐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听说运来了日本制茶机器,看热闹的人很多很多。把机器从赛岐运到社口,还得走四五十千米的内河水路。

人们真佩服张天福的办事能力,单枪匹马一个人,来接运这一批机器。较大的机器还得分解成几个部分,共租用了上百条小船,像蚂蚁搬家似的,浩浩荡荡向社口镇前进。

一叶小舟,显得孤单。上百条小船前后争驶,确是热闹。省茶业改良场这个“大动作”使沿途两岸的群众惊讶不已。人们奔走相告,消息不胫而走,大大扩大了改良场的影响。


日本机器运到了社口,张天福与李联标、童衣云等人精心设计建造的厂房早已建好,等待机器到来安装。

这套设备的主要机器有:

——发动机2台。一是5匹马力的“奇固提士”发动机;一是6匹马力的“二一式二程提士”发动机。

——柔捻机2种。一是中型圆座单动式,一次可投入40千克萎调叶,所需时间为50分种,每分钟转40圈;一是小型方座单动式,两件,每次投入的萎调叶为20千克,所需时间为50分钟,每分钟45转。

——解块机。5分钟可以揉捻茶叶50千克,每分钟35转。

——筛分机。8分钟可以解块茶叶50千克,每分钟130转。

——干燥机。分大型滚筒式、小型滚筒式(2台)和复列抽屉式3种。大型滚筒式,25分钟(每分钟50转)可以完成7.5千克经过发酵的茶叶干燥任务,控制的温度为80℃。同样的时间与同样的情况下,小型滚筒式干燥机只能完成5千克的烘干任务。复列抽屉式干燥机在65℃时,一次投入的初干叶8千克,只需20分钟(风扇,每分钟300转)。


1937年4月机器安装完毕,开始试制红茶。张天福请福建省建设厅厅长陈体诚来视察。他从茶叶萎调至茶叶成品装箱,每个环节都提出问题,并且不断叫好。

日本红茶机械设备的投产,揭开了福建省制茶史上的新篇章——由手工制茶进入机器制茶,报纸上用通栏的大标题作了报道,不仅轰动了茶界,轰动了全省,而且省外也广为宣传。

每天,各地前天参观的茶农、群众、学生、机关人员,络绎不绝。

8月,省民众教育馆还有中央摄影师,也赶来拍摄“改良制茶”的影片。

宣传就宣传。张天福毫无保留地在“客人”边看边摄中讲解,讲了改良前前后后的经过,是成绩,是问题,有问必题。场长是个谦虚的人,成绩是归大家的,不足之处他自己继续探索。


1937年春,第一次用这些机器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共81箱,质量上乘,运交香港英商“裕昌洋行”,出售价每50千克达75两银元。创造了茶叶在香港售价的最高纪录,名震全国。

小心翼翼的张天福,并不感到满意,夜以继日,吃不香,睡不着,试制又试制,经同仁们通力钻研,“坦洋工夫”红茶的香叶、水色得到不断提高。


1938年,除了一些留作罐装及袋泡茶外,制茶28箱,经过中国茶叶公司、商检局、汪裕泰茶号与茶叶专家吴觉农、冯绍裘等的审评,认为这些茶比过去的福建红茶,品质大大提高。

于是,这批茶叶由茶业管理局在香港以每50千克130元港币出售。与1938年福安、寿宁各县出售的红茶,每50千克的最高价95元港币相比,高出36.8%。

张天福引进机器制茶,一炮打红。消息不胫而走,各地纷纷来人、来函,要求介绍经验,要求给予技术指导,搞得他应接不暇。

福安茶业改良场的茶品,名副其实地得到了改良,得到海内外茶商的认可,声誉日高。

张天福的血汗没有白费。

茶场的通道两旁,有张天福从南京时购回栽植的法国梧桐。至今还留下好几棵,作为历史见证,让人们不要忘记茶业改良场的创办人,是怎样呕心历血,使其从无到有,从小至大。

访问量:3328129